学术园地
三国文化
学术研究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 页 > 学术园地 > 三国文化
陕南武侯祠
来源:勉县武侯祠博物馆  日期:2014/02/27 9:18:34 浏览次数:3412

    四川的妇孺皆知省会成都有一个武侯祠。此武侯祠,系蜀汉三国嬗变的代表,为君臣合一的墓地。武侯祠代表着诸葛亮忠贞为国、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己的风范,世人乐道,尊若神明,宋文豪苏东坡曾挥毫赞曰:“羽扇纶巾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”诸葛亮一生小心谨慎、克已奉公,竭诚尽智,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,民间则把他看作智慧的化身奉若神灵,以致“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”,足见诸葛亮莫名之大之久远矣!
出川北上至陕西,在陕南也有武侯祠。彼武侯祠,位于汉中市勉县内,公元234年8月27日,诸葛亮因积劳成疾,病死于五丈原军中,时年54岁。消息传到成都,后主刘禅素服三日,朝野上下,无不为之恸哭。诸葛亮在汉中活动八年之久(公元227-234年),刘禅遵照他的遗嘱,将其安葬于汉中沔阳(今勉县)定军山下,追谥为忠武祠。景耀六年春(公元263年),蜀后主刘禅下诏书为诸葛亮立庙于沔阳。这是全国最早的武侯祠,比成都武侯词还早41年,是唯一由皇帝下诏修建的武侯祠。
陕南武侯祠,在勉县城西三公里处,位于川陕公路以南、汉江以北,占地34亩(系成都武侯祠的60%),坐北向南,布局严谨,建筑宏伟,雕梁画栋,琉璃飞檐。整个建筑由北到南殿宇排列一伍,中轴线直穿七进,大都三院并联,现有古建筑二十余座八十多间,分别为山式重檐二滴水的山门,前后檐八角起翘的乐楼,高大宽宏八角起翘的牌楼,歇山式的琴楼,六角翼尾上翘高台建筑的钟楼、鼓楼,悬山式建筑的戟门,歇山式重檐建筑东、西过门,悬山式前带回廊的东、西厢房,卷棚式硬山建筑的拜殿,歇山式五间建筑的大殿,悬山式五间带回廊建筑的崇圣祠,六角攒尖龙抬宝顶建筑琴台,六角攒尖式草亭的仿草庐,卷棚式凉亭的读书台,卷棚式的六有山房和静观精舍,悬山式建筑的东、西配殿,歇山式重檐二滴水建筑的望江亭,等等,一应古物建筑,令人目不暇接,目迷五色。
在歇山式五间建筑的大殿内有一对联:“未定中层此魄何甘归故土,永怀西蜀饮恨遗命葬定山”,悲壮长啸,令人伤感。
当年,诸葛武居隆中卧龙时,常悬的对联:“淡泊以明志,宁静而致远”,于世流传,经久不衰。227年(建兴五年),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,准备征战曹魏。行前,感到后主刘禅暗弱,颇有内顾之忧,所以上表《前出师表》劝诫,情词真切,比喻中肯。228年(建兴六年),诸葛亮为坚定刘禅的信心,再次上表《后出师表》,情真意切,激励人心,感染力极强,和前表一起,皆为千古传颂的名篇,已有石刻于祠内东桂院碑廊内。
在祠内,还有《大汉一人》连环画、大理石刻114块,内容主要以诸葛亮生平为主线根据《三国演义》提炼加工,图文并茂,寓教于乐,可读性极强。因三国而生成的成语和谚语也极为丰富: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;东吴招亲,弄假成真;大意失荆州;乐不思蜀;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等。
陕南旅游,缅怀武侯,醍醐灌顶,天地悠悠……

上一篇:暂无
下一篇:诸葛亮智取汉中
版权所有:陕西勉县武侯祠 陕ICP备14003363号-1  陕公网安备 61072502000115号
陕西勉县武侯祠是纪念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三国蜀相诸葛亮的祭祀祠庙。始建于蜀汉景耀六年(公元263年),是全国众多武侯祠中建祠最早且唯一由皇帝(蜀后主刘禅)下诏修建的祠庙,故有“天下第一武侯祠”美称。 勉县武侯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国家三级博物馆、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
电话:0916—3296212 传真:0916—3296212 地址: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武侯镇 在线访问人数:
技术支持:启元动力 最佳使用效果1028*768分辨率 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.0及以上
全国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举报平台